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甘肃科普新天地 2023-07-17
——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闭幕
7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在积石山县闭幕。
闭幕式现场
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挖掘大禹文化资源,深化大禹文化认识、汲取大禹智慧、弘扬大禹精神、传播大禹文化价值,不断增强大禹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积极为大禹文化的发展建言献策,打造出大禹文化的新高点。
来自甘肃省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加。与会人员就大禹文化的历史价值、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并交流经验、分享研究成果。为打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培育和发展“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产业,建设美好家园,提升临夏州、积石山县的知名度提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撑。
闭幕式上,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并成总结了研讨会成果
大禹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积石山地区是大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大禹文化遗址和传统文化资源,是保护和弘扬大禹文化的重要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发来了贺信,他在贺信说,非常高兴用这种方式对积石山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大禹文化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大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大禹文化的核心,我想主要是大禹的精神。大禹精神包括善良、勤劳、智慧、勇敢,也包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牺牲、敢于奉献、敢于胜利。我个人感觉大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研究大禹文化,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也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所以,大禹文化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大家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史上,大禹文化是传播最久远、传播最广泛的一种文化。希望与会代表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时代的高度,来挖掘大禹文化的本质和时代内涵。通过学术性的梳理,把大禹文化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文化促进我们的各项事业蓬勃向前。
彩陶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洛桑·灵智多杰在贺信中说,欣闻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隆重开幕,这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的重要举措,是一件值得额手称庆的喜事、好事。在此,我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在黄河的历史脉络与地理枢纽中,积石山是一个古老而颇具文化底蕴的地名。《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可见,大禹导河从水患最大最频繁的黄河开始,而治理黄河水患就是从上游的积石山开始。正因如此,积石山以大禹导河的源头而彪炳史册、闻名遐迩。
夏禹疏九河,治九州,是万世敬仰的治水英雄和人文始祖,大禹精神深沉厚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滋养,尤其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堪为典范,深刻影响着后世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历史一再昭示,“治国必先治水,水运系于国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站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关键就在于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讲,青藏高原最大的责任在生态,保护好青藏高原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我们积石山地处黄河上游,对保护中华水塔、保护母亲河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要坚决筑牢黄河源头生态安全屏障,共同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此次大禹文化研讨会,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了研究交流大禹文化良好平台,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以及传承弘扬大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诚挚祝愿积石山以举办这次研讨会为契机,紧紧依托大禹资源禀赋,阐释好大禹故事,传承好大禹精神,弘扬好大禹文化,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夯筑起独具特色的大禹文化高地。
中国大禹文化研究中心在贺信中说,积石山地处黄河上游,古属雍州之地,是中国著名的彩陶文化之乡和“花儿之乡”,文化积淀深厚。大禹导河始于积石,史多有载,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记忆,积石山、积石峡、禹王庙等是积石山地区重要的大禹文化地标。在国家重要文化工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正在有序进行之时,贵县举办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会。河南郑州的登封市地处天地之中,2018年8月,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历经五年,邀请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等单位专家研究认定登封为大禹故里故都。“导河积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洛汭、大伾山皆处于郑州,郑州与积石山皆处大河之滨。大禹治水是从黄河上游积石山开始的,积石山已成为大禹治水黄河上游的重要节点和重要文化地标,积石山也以“大禹导河的源头”彪炳史册。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滔滔黄河、立国始祖大禹将两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后愿我们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生态积石
四川省大禹研究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北川羌族自治县禹羌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贺信中说,众所周知,积石山是大禹导河的源头,大禹“导河积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多年来,积石山的地方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大禹文化,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这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弘扬以大禹精神为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积石山县各族人民,弘扬大禹精神,汲取大禹智慧,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积极建设生态、文化、繁荣、幸福、和谐的“五个积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是对积石山广大大禹文化研究者的肯定,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大禹文化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迈进,为打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建设美好家园提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支撑。我们愿与您们共同努力,为弘扬和传承大禹文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县委书记马晓璐在闭幕式并讲话
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大禹导河与积石山,大禹神话、传说、故事、民谣的挖掘与保护,大禹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大禹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禹生平事迹及神话传说的价值意义等议题,通过主旨演讲、学术研讨、交流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共同追寻大禹传说遗迹、感受大禹导河壮举、领略积石壮美风光,为宣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建言献策,进一步锤炼了大禹文化,丰富了大禹精神,汲取了大禹智慧,焕发了大禹精神的时代光彩,此次研讨会为研究大禹文化搭建了重要的桥梁平台,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春香主持闭幕式
青海省文史馆馆员、名誉馆长、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甘肃省文化厅原厅长、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马少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顾问易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州领导马尚文、尹宝山参加闭幕式。
13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临夏彩陶博物馆丶临夏地质公园博物馆
在研讨会期间,记者采访来自海南省的中亘(海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正龙,他感言道: 2022年7月至12月,我为积石山县旅游大通道石景观打造项目做了系统的规划。这期间在不断的发掘和研究中,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积石山居然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出土的地方、中国花椒之乡、世界民歌花儿采录地、保安族聚居的地方,生态旅游的乐园等等……这么多赋予积石山举世瞩目的条件,这些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我们积石山巨大的宝藏。此次研讨会是积石山人民进一步发展的福音,是积石山新发展的一次历史的新拐点。
海南省的中亘(海南)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正龙
作为战略发展意义上的文旅积石,我觉得可以在五个思路中出发:一是总体定位,总体目标:要打造中国积石,世界积石;目标是从全国贫困地区的列表中脱颖而出,从产业单一的经济状态中实现弯道超车;二是布置好屋子再请客(提升城镇文化面貌形象), 以大禹导河的源头,彩陶故里的文化作为主导形象,以民族文化作为重点相结合的形象提升特点,以县城为主,一镇一特点,一镇一形象。 县城:要做好彩陶故里党旗红主题,各镇要结合实际,以 代表性文化特征产物为引线,设立代表性文化产物门头;三是 鼓励和开发文创产品,比如大禹形象吉祥物,彩陶形象各类产品,民族特征吉祥物;四是邀请国际、国内艺术家考察创作大型艺术作品;五是引资国际艺术馆建设,引进艺术家作品,拉拢全国流量,吸引世界目光。
积石山县委县政府表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凭借大禹文化的深远影响,进一步为为积石山县打造“大禹导河的源头”品牌,创建文旅融合示范县奠定基础,加快积石山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大禹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