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亮点聚焦 >  维胜话陇原(三十)——道法自然在辛店
维胜话陇原(三十)——道法自然在辛店

维胜话陇原(三十)——道法自然在辛店

科普新天地 2021-08-13



《王维胜话陇原》第三十篇

道法自然辛店

王维胜

彩陶也称陶瓷绘画,也就是在器上作画。

这与宣纸上作画截然不同,相对于纸张,瓷上作品更张力,需要彩陶艺术融合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这也是彩陶之所以成为国粹,被人们奉之为艺术之中的艺术的原因。

有个成语力透纸背,这是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绘画,这是要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入窑烧制。

经过一番火的洗礼,橙红色的胎体上,便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或图案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当然这跟纸上的画比起来,不是力透纸背那么简单易行,那遒劲的笔峰早已融入了胎体的骨头里面去了。因此许多彩陶专家鉴定真伪,先放到水里去。那些真的炼狱而就,它们已经脱胎换骨,而假的就会败下阵来。

尽管现代书法家或者画家,与古代彩陶艺术家作画质地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笔。不过原始艺术家用的是一种刷笔,他们用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矿物质颜料,在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陶瓷日用品器表上,画上美丽的纹案,创造出精美的彩陶


从出土的文物看,原始艺术家的绘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大,种类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看上去真有行云流水之感,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平和而亲切。

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没有剥削,没有奴役,一幅平等和谐的社会景象。

还有一点大家也能看出来了,原始艺术家图案简单,而现代艺术复杂多变。

现代画家描绘的裸体,逼真得能看到美女的毛孔,而彩陶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甚至于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个陶盆上,看到画着五个跳舞的人,手牵手连成一排,既是一幅描绘舞蹈的图画,又是一个适应纹样的图案。

但是人们很少看到清晰的人物画。

唯一例外的就是辛店文化出土的彩陶。2004年考古专家在临洮辛店镇附近,当地一位农民偶然发现了一件绘有人体图案的彩陶瓶。造型为鱼口瓶,高约30厘米,整个瓶身呈土黄色,两侧有两只对称的耳把。令人罕见的是瓶上有两个人体图案,以黑色颜料绘成,有完整的身体、四肢、头部及面部五官,线条简洁流畅,形象清晰逼真,用笔、画法都非常熟练到位。经专家考证,这种图案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惊奇之余,我们发现辛店文化彩陶彩陶纹样确实和其他类型不同。

辛店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同属辉煌的彩陶文化序列。辛店遗址位于临洮县辛店镇辛店村洮河东岸骆驼崖下,出土的陶器几乎全都是夹砂粗陶。有两种有所区别的造型:一类器形浑厚,多是环底、凹底式,平底器少见;另一类器形显得较轻巧,以平底器为多,环底或凹式底少见,器形都是罐,口沿微翘,高顶,肩部较高,腹部以下束成小环底,略向内凹入,小罐口缘处附双耳,大罐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把手,最典型的器形是大口双耳罐和高颈双耳罐。

彩陶表面都施浅红色陶衣,彩绘多为黑色,间施红色,花纹多为宽窄条纹组成的雷纹和蝙蝠纹,也有猪、鹿、犬、羊及太阳等纹饰。主体纹饰为双勾纹,类似一对羊角,无论器物造型还是彩陶纹饰,均与其他彩陶明显有别。

需要读者注意四个字:一对羊角

兰州晨报记者王文元曾在《每日甘肃》登载过一篇以辛店文化:一支以羊为图腾的神秘部族”为标题的文章,王文元先生写道:“在甲骨文中,羌和姜都是头戴羊角头饰之人,显然他们是以羊为图腾的原始游牧部落。古羌族是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羊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财产。因而养羊、崇拜羊为主。彩陶上双钩羊角纹饰,就是辛店文化的典型标志。可见,辛店先民和古老的羌人有着密切关联。

我们发现辛店文化类型彩陶上腹部最醒目的部位常绘有一个双钩曲纹。相对相连两个小钩子形纹与太阳纹组合,展示了太阳往复、寒热相对、互为依存的寓意象征。周圈回纹组合作为旋动小钩子纹意象的抽象简化,也与季节划分特征相对应;花纹带显示太阳周年往来的规律,而与颈部一周细线波折纹相对应。

这种双弯曲角形的双钩曲纹在辛店文化彩陶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它是辛店文化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除了数量多的双钩曲纹外,常见的图案花纹有宽带纹、三角纹、折线纹、涡形纹、十字纹、S纹等。

辛店文化彩陶中这种以宽带纹的变体,形式组合中以直观的太阳图像为象征,展示了季节划分和周年回归,是自然规律的意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的形式再现。

老子 “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的规律。

这就是辛店文化的精髓。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