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亮点聚焦 >  维胜话陇原(二十一)——揭谜王家沟石器
维胜话陇原(二十一)——揭谜王家沟石器

维胜话陇原(二十一)——揭谜王家沟石器

科普新天地 2021-08-03



《王维胜话陇原》第二十一篇

揭谜王家沟石器

王维胜

人类出现之前这一漫长时段,历史学家们喜欢称之为史前时代(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按照历史年代,中国远古文化包括了史前文化时期、夏、商、西周的大部分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史前文化是指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

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社会从发现古人类开始,下限为发现甲骨文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盘庚迁殷之前的历史时期;历史学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是有了文献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纪年之前的阶段。

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

史前考古学着重从史前文化遗址的地质、器物、古人类、古生物遗存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则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

经过无数次轮回,传说中的盘古诞生了

盘古用手脚支撑着天和地,他每天长高10英尺,1.8万年之后天空已有3万英里高,盘古的任务完成后也就死亡了,他的身体部分变得了宇宙的基本物质。女神女娲非常寂寞,她从黄河水中捞出泥巴来制作泥人,这样第一个人类出现了,随后她用树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无数个小泥点形成了多个人类。

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于是开启了。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

和华夏大地所有地方一样,临夏进入了旧石器文化时代。


1986106日,是一个平常得再也无法平常的日子。

这一天,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古生物学家谢俊义陪同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一帮研究人员来到沟壑纵横的东乡县锁南镇,这个县因为它的贫瘠而声名远扬。这里到处都是波浪似的黄山。满目沉郁的延绵无际的秃陵,不时象一道冷漠的电光,从眼前一闪而过。

这里的山太大,这里的沟太深,这里的人太穷,这里的日子太苦!苦得竟没有一个文人骚客到过这里。尽管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诗人,走出了许多学者,但从古至今,没有一个重量级的文人在这里留下哪怕是一句叫得响的诗句。就在谢俊义领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到锁南镇的前一年,有个名叫张承志的大文人刚刚从这里离去,这是唯一到过这里的重量级文人。他装着一肚子回族人的故事写下了一本著名作品《心灵史》。张承志在书中这样描述这儿的大山:

只要凝视着它,只要你能够不背转过身而一直望着它,这片焦黄红褐的裂土秃山就会灼伤你的双目。在恐怖的酷日直射之下,眼睛会干涩、皱裂、充血,一种难以形容的旱渴会一直穿透肺腑,让人永远渴水。

一年后,《心灵史》红遍整个西北。

几乎在同一时间,古生物学家谢俊义和技工陈善勤等在离县城锁南镇约一公里的王家沟水库大坝下游西岸断崖峭壁下,发现了一个南北相距8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古人类栖息的遗迹。他们挖出了一层长3米厚10公分,距今15000年的灰层,灰层下面是水积灰绿砂制粘土,上面覆盖着8米—9米厚的粉砂质黄色黏土层。灰层夹在二者之间。灰层中混杂着数量不少的炭屑、兽骨、红烧土块等遗物,而更为惊奇的是:他们在灰层中居然找到了一件加工相当规正的半月形刮削器一件白色石英岩小姆指盖状刮削器,一件打制石器。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三件石器,进行土样化验分析与专家鉴定,断定地质年代为第四期,距今15000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他们的发现同样也震惊了古生物界。

因为他们发现的这一个点是截止目前中国旧石器文化在甘肃省最西面的一个点。研究人员迅速地对这一发现展开研究,终于将信将疑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乡这个中国最贫困的人们称为苦甲天下不宜生存的县份,在史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竟然是最富有的地区之一。研究人员的成果,不仅将这一地区古代文化史提前了一万多年,而且为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谢俊义等几个古生物学家手拿着打制石器,望着远处锁南坝山尖上两棵郁郁葱葱的古松陷入了沉思,按理说,锁南坝山尖上的这种古松应该生长在海拔3000米、降雨量700毫米以上的湿润半湿润的区域内,而这里的地貌纯粹是黄土斜梁或梁峁山地,地质构造极其单一,出露的地层也是简单不过的前震旦系马衔山群,气候更是以干旱出了名,年降水量只有500多毫米,并且蒸发量极大,达到1400多毫米,为降水量的2.6倍。

对于这两棵古松的存在,研究人员从一踏上这块山梁的那一刻起就疑惑不解。这次出土的3件打制石器,为解开研究人员的困惑提供了极好的佐证。因为打制石器是古人类用来狩猎、制造木制工具的工具。也就是说,很早以前,这儿并不是所谓的干旱区,而是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温带落叶阔叶灌丛交错的水份涵养林。无数的野生动物在林间出没,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甚至在秦汉时期,这儿仍然绿树成荫,河流纵横。研究人员从志书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

                 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室。

                          ———《汉书·地理志》

这次意外考古发现旧石器文化是在甘肃省东乡县锁南镇王家沟门断壁下,因些,发现地便被命名为王家沟遗址了。这个旧石器遗址的发现的意义在于它为探索青藏高原西北缘的旧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重要线索。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