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3-06-20
板 栗
板栗(毛栗、栗子)属壳斗科,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在甘肃小陇山、康南林区散生或群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坡麓和沟谷。栗子富含淀粉,含糖20%左右,蛋白质6.2%,脂肪约5.4%,可炒食、煮食,也可作糕点或烹调原料;营养价值高,可代替粮食。木材纹理直,坚硬耐水湿,可供桥梁、枕木、车船、地板、家具、农具等用叶可放养蚱蚕,树皮含单宁约12%,可提栲胶。花、皮、売斗、根可药用,能消肿解毒。
一、形态特征
板栗为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深灰色,有不规则沟裂。小枝有绒毛,老枝无毛,有淡黄色圆形皮孔。冬芽有细绒毛。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15厘米,宽4~7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疏锯齿,齿端有内弯芒尖;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初有灰色星状毛,后脱落。雄花序长达16厘米,直立;雌花生于雄花序基部,常3朵聚生在一个总苞内;总苞有针刺。壳斗球形,直径4-4,5厘米,有柔毛;成熟后开裂,通常有3粒坚果,坚果扁球形,径2~3厘米,褐色,尖顶有绒毛,基部有扁圆痕。花期5~6月,果熟9~10月(图41)
二、生物学特性
板栗为阳性树种,喜光。在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钙质土和盐碱土生长不良。其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pH为4.6~7.5,含盐量不宜超过0,2%。耐涝性差,不可在低湿处栽植。板栗喜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年均温度10~20℃,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的低山坡麓,河漫滩地生长好,结实正常。有些品种冬季能耐零下30℃的低温。板栗幼龄生长慢,以后加快。深根性,萌蘖力强。寿命长,可达二、三百年。
三、造林技术
(一)采种
选择丰产、稳产、结实早、品质好、生长健壮的母树采种,果实要求充分成熟、饱满充实。可随采随播,或沙藏春播。注意防止种子因自然干燥而丧失发芽力。沙藏时选干燥地方,挖30厘米宽、1米深的沟槽,长度按种量而定,底铺河沙10厘米,一层沙一层种,或沙栗混放,顶部盖15厘米湿沙与地平,上面壅土堆防冻。为了通气,每隔1.5米左右竖埋一个秸秆把。开春后要勤检査,见少数粟种裂嘴露芽,就可取出播种。板栗一般每斤100~120粒,发芽率70~95%。
(二)育苗
板栗可于春季或秋季播种育苗。春播期一般在“春分”至“清明”间,秋播在“立冬”前后。在准备好的圃地上开15厘米深的沟,行距30厘米,条播。沟底施一层基肥后覆一层土,上面按15~20厘米株距,把种子均匀横放,盖土35厘米,秋播盖土要厚些。每亩下种量200斤左右。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及时灌水、追肥。1年生苗高40~60厘米,第二年早春发芽前平茬,促使主干直顺。2~3年生苗出圃造林。
板栗实生繁殖树势旺盛,树冠高大,寿命长,但结果迟,果小,产量低,因此也可用嫁接法繁殖良种。砧木以用2~5年生板栗实生苗为好。由于板栗树皮含单宁多,接口不易愈合,可推迟至4月中上旬开始展叶时枝接,操作要迅速。8月可进行芽接。此外,砧木也可用茅栗,茅栗虽生长较慢,嫁接板栗成活率较低,但比较耐瘠薄、耐湿。
(一) 造林
板栗可用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植苗在3月,株行距6×6米,每亩15~20株;如考虑材果兼用,株行距4×5米或3×4米,每亩33~55株。挖大坑施肥后精心栽植,使苗根舒展,以利成活生长。
直播造林,先要细致整地,然后挖穴播种,每穴下种3~4粒,播种深度5~6厘米,株行距按用途而定。每穴在2年以后只留一株,其余的移裁或补缺。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种,秋播在地封冻前进行,發土较春播要厚。
不论植苗或直播造林,都要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湿润的山坡、沟谷台地和坡麓作造林地。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整形修剪,促使早结果,多结果。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是粟象鼻虫,危害果实。防治方法除清洁林地、烧虫枝虫苞外,在7月产卵期,乘早晚无风天气,用“621”杀虫烟剂或敌敌畏插管烟剂,点燃熏杀。成虫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200~400倍液喷杀。果实在采收后要及时脱粒,并用50℃热水浸种10分钟,杀死果内幼虫。
来主要病害是干枯病和根朽病,前者可将病皮、病枝烧毁或用石硫合剂涂刷树于,后者挖去病根,或掺5%石灰填坑踏实后适当灌水,以减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