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亮点聚焦 >  维胜话陇原(三十二)——大月氏人的家园
维胜话陇原(三十二)——大月氏人的家园

维胜话陇原(三十二)——大月氏人的家园

科普新天地 2021-08-17



《王维胜话陇原》第三十二篇

 

大月氏人的家园

王维胜

守道犹如守禁城,

紧把城头战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风光无限的背后,付出的辛苦劳累

正如这则唐代的佛经《辎门警训》中的警语,不经一番风雨,难得见彩虹。对于安特生来说,他的“道”是考古学,为了摘取古文化上的桂冠,他的脚步不仅走进高原、黄土地、沟壑,而且走进了河流险滩、戈壁沙漠。

1923,安特生随着西去的驼铃声,深入到沙漠戈壁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的民勤征集到了一批彩陶和铜器,在沙井东墓地发掘到陶器和铜器。应该说,这是甘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因为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考古学上称为沙井文化。

是休止符,它为甘肃彩陶文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沙井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东周时期。沙井之后再无彩陶,中国进入了亮晶晶的青铜时代。

如同一个班级中老师最关注头一名和最末一名,沙井文化因为排在彩陶文化的最末端,在安特生心目中刻上了深深的痕迹。他一直对沙井放心不下,一直惦记着这个排名最末的小兄弟。过了一年,到1924年夏季,安特生结束了洮河流域的考古调查之后,为了寻找仰韶文化与青铜文化的缺环,又继续西行,到达腾格里沙漠边缘。

他走进民勤柳湖墩遗址,走进胡杨婆娑的沙井子、红柳摇曳黄蒿井,这里没有房屋,没有农田,没有炊烟袅袅的村落,有的只是黄沙漫漫,残砖遍地。但在2000多年前,这里是极其强大的游牧民族月氏人的家园


安特生在沙井南发掘了53座墓葬

他们发现这里大墓位于墓地中心,小墓分散四周。墓的形制大部分是偏洞墓,只有小部分是竖穴土坑墓,个别为单竖井或双竖井洞式墓。葬式多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北。随葬品众多,以铜牌、铜泡和铜刀等装饰品为主,陶器较少。铜器器型非常丰富,有铜刀、铜炮、铜连珠形饰、铜管、铜坠和铜铃等,形制多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青铜器相似。从出土物的器型和墓葬中殉葬的牛、马、羊骨看,强烈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手工业不占主导地位。

虽说出土的铜器多,陶器少,但令人欣喜的是文物中有一件双耳圜底罐彩陶,胎面上的连续水鸟纹清雅幽然,非常独特,其他彩陶文化中绝无仅有

每个民族对图案纹总有一些偏好,汉族喜爱龙凤呈祥达斡尔族喜爱菱形纹鄂伦春族喜爱云卷纹,月氏人喜欢对鸟纹。考古学家从连续水鸟纹以及出土的许多陪葬品中断定,月氏人是沙井文化的创造者。战国末期到秦时,月氏人的力量异常强大,他们击溃了同样游牧在敦煌祁连之间的乌孙人,迫使乌孙人亡走匈奴。又击败了匈奴,迫使匈奴称臣纳贡,匈奴单于甚至把儿子冒顿送到了月氏为人质。

带着收获的喜悦,安特生走出了月氏人曾经的家园,走进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的金昌三角城遗址,在25003000年前,这里曾是古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留下了游牧民族城址、房址、集市、窖穴、祭祀坑,还有西岗墓群、柴湾岗墓群、上土沟墓群、蛤蟆墩墓群,这里俨然是一座繁华的城堡。

安特生在三角城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

他发现城址的房屋均为平地起建,呈圆形或椭圆形,门向东或东南,房内有灶、火塘和地炉。房屋附近分布有窖穴,为平底圆筒状。出土的遗物有彩陶、石器、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粗糙,均为手制,器型较小,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红色绘制图案,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


安特生将它列为甘肃远古文化六期之末,称为沙井期。

自安特生发掘以来,这里陆续出土石斧、带孔石刀、夹砂粗红陶器等生产和生活用具。沙井遗址出土三角网纹竖线纹彩陶罐等,甘肃考古所藏民勤出土的倒三角纹双耳圆底彩陶罐、双耳彩陶瓶、波线纹双耳彩陶罐、单耳彩陶罐等。

岁月沧桑,如今安特生发现的这些遗址后来大多被流沙覆盖,地面无迹可寻。

之后的较长时间内沙井文化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

1947年,中科院院士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先生带领西北地质考察队赴甘肃、青海考察,在渭河上游,洮河流域及兰州附近做了三个月的调查试掘,发现9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安特生六期体系做了首次的突破。

1948年裴文中又继续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湟水流域以及青海湖附近做了考古调查,对这一带遗址的分布、分期以及史前时期的丝绸之路等,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是调查了民勤柳湖墩、沙井东和永昌三角城等遗址,新发现了一些同类遗存,并首次提出沙井文化的命名六期说再次突破。

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再次复查了三角城遗址和蛤蟆礅墓地,同年6月开始发掘上述两遗址,以及西岗、柴湾岗墓地,清理墓葬585座,出土陶、石、铜、铁等器物2000余件。除此之外,天祝董家台、兰州黄河南岸范家坪、杏核台,以及永昌鸳鸯池、永登榆树沟等地也发现了同类遗存。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