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2-03-24
结果枝组是着生在主、侧枝等骨干枝上的独立的结果单位。它可由发育枝、徒长枝、徒长性结果和长果枝,经修剪改造培育而成。按枝组所占空间大小以及结果部位的多少,可以分为大型结果枝组、中型结果枝组和小型结果枝组等三种。大型结果枝组,是由发育枝、徒长枝或徒长性结果枝改造培养而成。大型结果枝组的枝条数量多,占有空间大,结果部位多,结果寿命长;中型结果枝组多由徒长枝和徒长性结果枝培育而成,枝条数量,体积大小和结果部位的多少,少于大型结果枝组而多于小型结果枝组;小型结果枝组的枝量少,体积小,结果部位也少,产量也低。小型结果枝组,多由长、中果枝培养而成,结果3~5年后,便会自由枯死。在桃树的结果枝组中,大、中型结果枝组是主要的结果部位,小型结果枝组产量虽低,但数量较多,可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热资源。
培养大、中型结果枝组时,可选择着生在骨干枝上、部位适宜的发育枝、徒长枝或徒长性结果枝,留20~30厘米进行重短截,促生5~6个枝条。第2年去直留斜,改变其延伸方向,留2~3个枝条,再行重短截。以后的修剪,只对延长枝进行重短截,使其向两侧延伸生长,对结果枝留10个芽左右进行短截,促其结果。这样,经过3~4年的培养,便可形成大、中型结果枝组
小型结果枝组,多由结果枝培养而成。即选强壮果枝,留3~5节短截,促生2~3个结果枝,便成小型结果枝组。第2年留方向相反的上、下2个果枝,上面果枝留5~7节短截,促其结果;下面1个果枝留2~3节短截,促其再分生果枝,以便轮流结果。
培养结果枝组,需从幼树开始整形起,就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枝组(包括大、中、小型结果枝组)的配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高产、稳产,而且是防止骨干枝基部光秃和日灼的重要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要求大、中型枝组交错着生,小型枝组插空选留。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冠逐渐扩大,小型结果枝组结果3~5年后,自行枯死,可用大型枝组补充小型枝组干枯后所造成的空缺,或重新培养小型结果枝组。
大型结果枝组主要排列在骨干枝背上两侧,枝组间保持70~80厘米的间距;中型枝组主要排列在骨干枝的两侧,或大型枝组之间;小型枝组则插空排列。枝组的排列,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又要互不影响,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修剪结果枝组时,要根据其在骨干枝上的不同着生情况,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枝组周围空间较大时,对枝组上的各个小分枝,可选留壮枝带头,使枝组继续扩大;没有发展空间时,可适当缩剪,并用弱枝带头,控制枝组的继续延伸,使结果部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使扩大;长势过旺的枝组,可适当疏除强枝,选留中庸枝,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长势较弱的枝组,可较重回缩,促生壮枝。
对大、中、小型各类枝组的修剪,既要疏除过多的花芽,又要根据发枝能力,选留好预备枝。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南方品种群各品种,多用短截。长果枝一般多留5~7个花芽;中果枝留3~5个花芽;短果枝可不剪,中部有叶芽的,留2~3个花芽,并在叶芽处短截;花束状果枝多不修剪,而疏除过密枝。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多以疏枝为主,轻剪长放、少短截。对长放的结果枝,应注意调整适宜的结果量,不要负载过多,以利保持健壮长势和回缩更新。修剪枝组时,还应注意调节结果枝的密度。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果枝剪口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0厘米;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果枝剪口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5~20厘米。
对着生位置不当、无法利用的徒长枝,应及早从基部疏除,以节省树体营养;如果徒长枝周围的空间较大,徒长枝可以利用时,可以适时摘心,促其充实组织,培养为结果枝组。即徒长枝长达15~20厘米时,留5~6片叶摘心,促生二次枝,形成结果枝。如果没有及时摘心,可在冬季修剪时,留15~20厘米进行重短截,剪口下留壮芽,第2年仍有可能抽生徒长枝,可于6月份摘心,如不摘心,冬季修剪时,可将顶端的1~2个旺枝剪掉,下部的枝条,也可能形成结果枝组。
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长果枝连续结果数年以后,可能形成下垂枝组。对这种枝组进行修剪时,可留基部1~2个短枝进行回缩,促其短枝复壮后,抽生长枝进行更新;也可利用下垂枝结果1~2年后,冬季修剪时,剪口选留上芽,抬高角度,也可使枝组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