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兰州 2025-05-13
5月7日,西北民族大学联合兰州市榆中县红十字会、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校医院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活动。榆中县红十字会会员、医院专业医生现场授课,近100名红十字会志愿者积极参与,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演练,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CPR)的关键急救技能,进一步提升了校园应急救护能力。
专业教学:夯实急救理论基础
活动伊始,西北民族大学校医院医生通过现场实践教学向志愿者们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救治、创伤救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常见突发情况的识别与处理原则。志愿者们认真记录要点,并就急救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与医生展开互动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实操演练:提升应急救护技能
理论培训后,志愿者们分组通过医学模拟假人进行心肺复苏实操训练。医院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确保每位志愿者掌握胸外按压的位置、力度和频率,以及人工呼吸的正确操作方式。
志愿者们表示,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中却需要精准把控,这次培训让他们真正具备了应对突发状况的信心。
以练促学: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红十字会指导教师魁老师说:“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希望志愿者们能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同学,共同构建安全、互助的校园环境。”
活动最后,医院医护人员对参与培训的志愿者进行了技能考核,并为合格者颁发了中国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急救培训证书。
此次培训是西北民族大学救护员培训的第三期活动,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与榆中县红十字会合作,定期开展急救培训、健康宣教等活动,提升师生应急救护的技能,增强师生在紧急情况下“敢救、能救、会救”的信心,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为试点学校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