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亮点聚焦 >  今年3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76.33亿元 兰西城市群节点兰州市红古区“筑巢引凤”
今年3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76.33亿元 兰西城市群节点兰州市红古区“筑巢引凤”

今年3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76.33亿元 兰西城市群节点兰州市红古区“筑巢引凤”

科普新天地 2021-07-06

76日,兰州市红古区举行第二十七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专场签约,红古区省、市、区签约合同项目32项,总投资76.33亿元。

主动作为 全力谋划签约项目

第二十七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红古区精心准备了32个签约合同项目积极备战兰洽会,这些项目总投资达76.33亿元。其中省市级签约项目20项,总投资 53.86亿元。包括一产项目2项,共计6.72亿元;二产项目8项,共计19.04亿元;三产项目10项,共计 28.1亿元。区级签约项目共12项,总投资达22.47亿元。包括一产项目2项,共计0.39亿元;二产项目8项,共计14.9亿元;三产项目2项,共计7.18亿元。

 

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中,红古区主动适应新常态,谋项目事,念项目经,集思广益,在项目包装、招商渠道和引资方式上以登高望远的姿态谋篇布局,共同唱响招商引资这台“大戏”。今年,该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把提升项目层次、提高投资强度作为主攻方向,在招商引资中围绕“三个转型”、打造“三个集群”,着力推进“五大特色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三大产业”,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精细化、终端化、循环化发展,在全力争创国家级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中,不断出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和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招商引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使红古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由“全员招商”向“全员化+专业化”的转变,由“坐等招商”向“主动出击”转变。

“截止6月底,全区实施省外项目47项,共落实省外项目到位资金23.63亿元,同比增长15.21%,完成市列目标任务45亿元的52.51%。”红古区商务局局长苗成伟介绍说。据介绍,为做好今年的兰洽会工作,该局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明确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兰洽会安排部署和市兰洽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红古区实际,研究制定了第二十七届兰洽会红古区工作方案,对宾客邀请、签约项目、展务、卫生防疫、区专场活动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就具体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

聚焦名企  不拘一格邀请四海嘉宾

为做好第二十七届兰洽会宾客邀请工作,红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商务局工作人员主动出击,先后8次赴上海、浙江、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拜访了海亮集团、上海中产集团、上海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铅集团、广西百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中水电成都天府新区建材有限公司、贵州民投集团、贵州省甘肃商会等30余家企业、商协会,并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组织参加了“丝丝相扣”金城兰州走进古越绍兴、黄河谣湘江颂“简”述丝路“牍”懂中国“一带一路”金城兰州沿湘之行城际交流等大型节会活动;组织招商小组赴上海、常州、无锡、扬州等地开展小组招商,扩大了红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接待客商不懈怠。红古区商务局先后接待了海亮教育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化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广州明阳集团、上海寰泰能源公司等30余家公司、共接待来红古区考察重点客商100多人次,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项目,为后续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红古区委主要领导同窑街煤电公司领导组成考察团赴外对接新型建材项目,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客商经验,促使兰州宏强煤业和金能公司达成股权合作,利用窑街煤电煤矸石,拟投资3亿元建设新型建材项目;同时,积极与天津天发集团对接,拟在金能公司乐山坪农场投资建设装备制造项目,通过以上途径使企业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转变思路 瞄准项目对接做文章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红古区以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行程新格局、十大生态产业等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以国家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等四大政策平台为载体,突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这一中心,通过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园区示范带动、党建引领保障三大支撑,全力实施农业增收增效、工业集聚转型、三产扩容提质、城市精建细管、文化传承创新、民生普惠共享、治理多元协同七大行动,牢固树立“项目不落地、一切都是空”的意识,在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强化质量效益导向,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项目招引见效果,项目推进见效率,项目达产见效益的新成效。

 

“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一定要摆脱路径依赖,不能靠拼优惠政策拼政府让利吸引客商,而应围绕当地发展优势做深度对接文章,做到权责分明、精确出击。”红古区商务局副局长韩永孝介绍说。今年以来,红古区委区政府积极赴外招商,先后多次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进行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全区共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3.63亿元,招商引资实现了以工业为主,逐步向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红古区通过进一步提高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和知名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之成为兰州招商引资的又一沃土。

主动出击 优化服务环境引“东风”

近年来,红古区以“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契机,立足废旧电子、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及报废汽车、废金属等为主的“城市矿产”循环经济项目,逐步形成了以“废弃―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模式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链条。在全力打造多元化产业有机融合的生态友好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进程中,红古区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树立“本地特色牌”,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全面梳理产业链项目,建立完善重点招商项目库。尤其是在现代农牧业、商贸流通、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工业、绿色新能源产业、民生改善等领域开展了集群式、链条式的招商,先后梳理出了一批可行性强的优质项目,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招商小组主动外出招商,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入驻红古。

招商引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使红古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由“全员招商”向“全员化+专业化”转变,由“坐等招商”向“主动出击”转变。

 

红古区推行招商引资项目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办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搞好全程服务,努力做到符合条件的立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项目顺利启动,早日投产见效。同时,为推进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红古区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流程再造”和专人跟踪落实,帮助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简化项目办理前期手续,大幅缩短项目审批时间,加大建设用地报批力度,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目前,红古区近三届兰洽会38个项目已开工35个,开工率92.11%。一个个落地开花的项目,成为拉动红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项目建设不但带活了区域经济,还增强了全区经济发展后劲,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下一步,红古区还将着力在引进央企、500强、知名企业、上市公司等战略投资者上加大招商力度。围绕支撑能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高、大、外”项目和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税源项目上下功夫,将“三个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正在推进的重大项目及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跟踪落实项目作为招商的重点。通过不懈努力,包括上海宝钢、申能环保集团、宝武炭材、方大炭素、新希望集团、中天健集团、碧桂园、北京东方园林环境投资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上市公司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选择落户红古,在这片热土上创业发展。望海 占虎 报道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