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07-05
兰州红古一干部创作《中国共产党百年章程集录长卷》献礼建党100周年
丹心践使命,翰墨颂党恩。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有着21年党龄的兰州市红古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干部刘征历时4个月,用毛笔小楷精心创作了一幅长249米,宽42厘米,内容涵盖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纲领》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党章》,近20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章程集录长卷》献礼建党100周年。
在兰州市红古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记者见到了这幅书法长卷,十余名同事一起帮忙,才将长卷全部打开。书法长卷整篇排列布局平正安稳、赏心悦目,字体隽秀规范、端正整齐,映入眼帘的不只是震撼,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情。
刘征1964年生人,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1987年参加工作,习书20多年。是连海地区颇有名气的本土书法家,长期致力于为基层群众义务送书法,送春联活动,其书法作品曾荣获省级书展三等奖,早在2003年,他出版了40万字的全面反映红古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马门溪龙故乡的崛起》一书。
今年元旦前夕,他从电视上收看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习总书记在贺词中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受鼓舞,也感到很自豪。党的百年华诞,我拿什么献礼呢?于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书法爱好者,他便萌生了用小楷抄写党的百年章程的念头和想法。经过和有着31年党龄的妻子商量后,妻子表示全力支持,于是在1月18日,刘征铺新卷着新墨,开启了这项对个人而言艰苦而又宏大的“工程”。
在此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别人午休时,他一笔一画地伏案耕耘;深夜来临,妻儿安睡后,他还在握笔驰骋。虽然眼睛花了,手也不如以前有力道,写起来会觉得有一些吃力,但他还是对字的起笔收笔、间架结构十分讲究,每个字都精雕细琢。最终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奋战,百年章程集录长卷顺利完成。
近20万字的党章集录,全部用小楷写就,每个字长宽不超过两厘米,平均一分钟只能写三、四个字,几个小时下来,常常肘酸目眩。每每这时,刘征就点一些眼药,缓解一下眼睛疲劳,然后继续书写。
书写蝇头小楷时,只能用毛笔最尖端的几根毫毛,平均不到五千字就会磨秃一支小楷毛笔。四个月下来,刘征写秃了二十多支毛笔。由于长时间连续握笔,他的右手无名指上磨起了一个又厚又硬的茧包。但是看着作品一点点完成,再多辛苦他都觉得值。
“百年党章既是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进步史。小楷书法质朴自然,流畅优美,用小楷一笔一划地写党章,既是对党章的一次重新认识,也是增强自身理论修养的学习过程。”刘征说,创作长卷是形式,学党史、悟思想才是目的。
“刚开始的时候,每写完一页,还自我欣赏一番,自得其乐。渐渐地,日子流转,每日慢慢的抄写开来,却觉得有些变化了。”
刘征说,小楷写的缓慢,一字一句,随着眼观、书写,顺着笔尖流落在纸上,也象一股涓涓流淌的溪水慢慢地汇入脑海、浸入心田。《党章》如同一位长者,不急不徐地讲述着从战火硝烟弥漫的年代,到振奋人心的胜利,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从不断地实践探索,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发展历程,便这样铺陈在纸上,显现在脑海的银屏上。不禁使自己联想起曾经的生活和成长,原来也是伴随着党和国家的行程走过,记忆的灰白逐渐多彩,拮据的生活逐渐宽裕,何其有幸有党的领导!何其有幸生活在这个国度!
回忆起创作长卷的心路历程,刘征依然感到心潮澎湃。接下来,刘征又有了一个新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把他的百年章程集录长卷带到长城上,向全国、全世界的人民进行展示,让党章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起传承弘扬,祝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与长城同在,光照千秋,造福万代!(吕国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