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09-09
《王维胜话陇原》第四十六篇
王维胜
天下少林,无人不知,少林武术,无人不晓,可是说起河南登封,知道的人相对地少些。其实登封是个历史厚重、文化灿烂的城市,除了人所共知的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外,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中岳嵩山铸就五代同堂地质奇观,1500余处文物古迹记载着华夏文化久远。佛道儒三教融通荟萃,彰显了兼容并蓄的人文品格。
但是我们的关注点在史逾八千,华夏根源,禹都阳城。
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定都阳城。即今登封告成,而登封、告成的由来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颁布诏书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大禹选择这里建都,是因为登封“天地之中”的地理位置。
若论禹都阳城的遗址,不能不说如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的启母阙。汉武帝为纪念大禹之妻,在嵩山下修建启母庙。启母阙本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同在登封的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东汉三阙”。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阙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阙的种类大约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国门阙等等
在河南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立着两根由大块方石头垒成的门柱,上边刻着打猎,农耕的浮雕画。这是汉代石阙,叫“启母阙”。
要说清楚启母阙,还得从启母石说起。
这座汉代石阙的东北面,矗立着一块几丈高的大石头,这块石头叫“启母石”。 据《淮南子》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老婆涂山氏变成巨石,后来巨石裂开生出一个男婴,取名启,即后来夏朝的开国之君。西汉时,汉武帝游嵩山,为这块石头建了一座庙,即启母庙。东汉时,颍川太守朱宠在庙前建了启母阙。
因为涂山氏的儿子叫“启”,而这块巨石是夏禹的妻子涂山氏变的。所以后人都把这块巨石叫“启母石”。这块巨石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嵩山南面,西自龙门,东到禹县,有一条大河叫颍河。
颍河一泛滥,两岸就变成一片汪洋,什么庄稼都不能长。禹就带领身怀有孕的妻子涂山娇治水。大禹为了把洪水排出去,就在登封县的萼岭口一带凿山。他打算把嵩山南面的洪水引进北面的洛河,然后再让它流到黄河里去。
禹根据水的流向和山川地势,打算在嵩山西侧的轘辕关凿条渠,排汇洪水。
可是那里山高石厚,要凿通一条渠,必须用很长时间,夏禹急得食不甘味。
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朦胧中,忽然看见从山上下来了一只大黑熊,用嘴顶住大山,腰一躬,脚一蹬,大山塌了半边,洪水就从那里流走了。
禹一高兴,醒了,原来是一个梦。
他心里暗想,为了治理洪水自己要能变成梦中的黑熊该多好哇.!于是,他到处寻访变黑熊的法子。他的这种为民除害的精神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就施展法术,让夏禹在开凿渠道时变成了一只黑熊。
从此以后,在治水工地上,变成黑熊的禹翻山越岭,快步如飞,凿石运土,力大无比,大大加快了治水进度。但是,他始终没有把自己变熊的事告诉妻子涂山氏娇。
大禹每天忙着开山凿石,没工夫回家。他顾不上吃饭,就叫妻子涂山氏娇给他送饭。他为了不让妻子知道自己变熊的事儿,就跟妻子约定:只要她听见敲鼓的声音,就去给他送饭。涂山氏娇知道丈夫辛苦,就按照他的嘱咐办事。
每天,当她听到咚、咚的鼓声时,就赶快撑着木筏子,把饭给大禹送到开山的工地上去。这样,夫妻两人虽说都很辛苦、劳累,但心里很快活。
有一天,大禹在山坡上行走的时候,一不留心,脚下踩动的几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刚好掉在鼓面上,发出咚、咚的响声。大禹因为忙,走得急,也没在意,只管上山去了。涂山氏娇一听到鼓声,心里纳闷:今天丈夫为什么吃饭早了呢?大概是特别累,饿得也快了吧!于是,她就赶快把饭做好,急急忙忙撑着木筏子给大禹送饭去了。
谁知道,当她来到山坡前,左等右等,也不见大禹回来,就往山上爬去。
她来到山上向下一看,只见有一头大黑熊,正在山下用力凿石推土,开挖河道。它把头往前面一伸,腰向下一躬,两腿一蹬,伸出两条巨臂,用力朝山岩上一推。 “轰隆隆——”一声响,山石塌下了一大片,倒在水里,溅起几丈高的浪 花。大黑熊这才直起腰来,看看新开出来的山口,乐得眉开眼笑。
这时,涂山氏娇一见却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的丈夫大禹,怎么是一只大黑熊呀,平时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现呢?一时间,她不知道怎么办好,就提起饭篮赶快往家跑。一路上,她又羞又急又气。当她快到家门口时,心里一阵难过,娇万万没想到丈夫竟是一头黄熊精,自己嫁之为妻,岂不可羞、可耻!几乎晕倒。她勉强支撑住,往家门口的山坡上一站,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再说那只大熊,到了晌午,又变成原来的样子。
大禹伸展一下胳膊,抖抖身上的灰土,来到大鼓跟前,敲起鼓来。可是,他敲敲,等等;等等,敲敲,好久也不见妻子送饭来。他想,一定是出了事,就赶紧往家走。大禹回到家里,里里外外找不着妻子的影子,只见家门口的山坡上,多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还放着一篮子饭。大禹这才明白:原来妻子已经变成岩石了。
这时,大禹后悔不该把自己变熊的事儿瞒着妻子。他又想:妻子已经怀孕很久了。这一来,咋办呢?我没有儿子,谁来跟我继续治水呢?想到这里.他就急匆匆地走到巨石前面,苦苦哀求道:“念在我们夫妇的情分上,请留下我的儿子,我不能没有儿子,我求求你啦!……”
禹跪在地上,泪如雨下……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大雨倾盆,“咔嚓”一声巨响,女娇所化巨石下端从中破裂,从裂缝中滚出一个婴儿来,而且是一个男孩,在风雨中呱呱哭个不停。儿子因石启而生,故取名为“启”。 启长大了,就跟随父亲一起疏通河道,治理洪水,终于使黎民百姓摆脱了水患。
启母石的故事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