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11-24
《王维胜话陇原》第75篇
王维胜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首诗是1896年清末外交官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写给梁启超的诗句。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道出了近代志士对国土丧失的悲愤。19世纪中叶,妄自尊大的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攻开了国门,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
那么如何保住每一寸土地,历代王朝采取的都是移民实边的办法。
移民实边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官方组织的一种人口迁移方式。历代汉族中央政权遂采取了“屯垦戍边”的对策,除了在边境战略要地驻扎军队,参加屯田外,更多的则是内地向边境地带移民,在武装保卫下开垦耕种,以提供军粮,加强边防。这种形式的人口迁移从秦、汉起一直沿用下来,重点在中国的西北部。
秦始皇吞并六国,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戎狄,占据了西北部大片土地。那时我们临夏人口稀小,却都是游牧的牧民。秦始皇就采取移民实边,迁移大量人口充实北方诸郡,又徙去大批刑徒,“实之初县”。
除谪徙刑徒外,还鼓励一般民众移居边地。如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一次就从内地徙民三万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是去了的,均“拜爵一级”。这些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对于开发北方边地,充实武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主张移民实边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汉的晁错、东汉的王符、元朝的忽必烈、清朝的康熙。先秦移民多采取行政命令办法,晁错首次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也考虑的很具体。王符与晁错的移民主张在防御外患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实边”主张包含了人口与土地相适应的思想,较晁错有了新的发展。
秦始皇移民实边政策使当时边远的临夏加快融入华夏圈。让我们从清王朝从“封禁虚边”到“移民实边”的实例中看看,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何等英明。
我们知道,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丢失了黑龙江流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大片疆域。
1644年清廷进占北京时,其军民大多“从龙入关”,黑龙江以北所留居民主要是向清廷交皮毛税的达斡尔等原始部落。此时俄罗斯哥萨克远征队进抵黑龙江畔,清军派一万多人北上将其打退,于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自此清廷盲目认为北疆高枕无忧,当地百年间都是一派“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景象。
清朝安定天下后,关内人口成倍增长,大量剩余劳动力想到适于开垦的关外谋生。从1688年起,康熙皇帝一再下诏对关外实行禁封,目的是垄断人参兽皮贸易,并想使当地成为清室亲贵的私产和退路。为阻止汉民北上,清廷在辽东还修筑了一道遍植柳树的边墙称作“柳长边”。乾隆时期因八旗人口日繁,清廷曾让关内一些满族人迁回松花江流域。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受不了边疆之苦,上山下乡后又大多逃回北京等城市,北疆荒凉局面仍迟迟未能改变。
旷土寡民必然难养军队。
据英国考察人员19世纪中叶在黑龙江北和乌苏里江东调查,百万平方公里之地只有土著居民2.4万人。此前,黑龙江下游以北纵横千里之地竟没有一个集镇和驻军点,乌苏里江以东数百里阔野也仅设七处“卡伦”(哨所),主要还用于查阻内地来民。黑龙江南岸清军驻地瑷珲城有兵千余,仅装备古老的弓箭和火绳枪炮,例行守边不过是解冰季节乘船去下游部落收皮毛税再兼顾巡查,这种虚应差事还不能年年保证。
世界近代史上向外扩张疆土最多的沙俄,在工业革命后掌握了先进武器和运输手段,就再次盯上了富庶的黑龙江流域。
鸦片战争暴露了清王朝的极度无能,俄军自1847年起便进占黑龙江口和库页岛。
面对危情,清朝黑龙江将军几年内竟茫然不知,1851年还上奏朝廷,虚报巡视所见“疆界安静”。殊不知,俄军在外贝加尔省已集结了一万多军队,于1854年直逼瑷珲城下,并分头进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移民建立村镇城堡。
1858年和1860年,沙俄利用英法军队侵华,逼迫危急中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正式承认那片土地改属俄国的既成事实。轻易攫取这些利益后,俄国还一直强词夺理地辩称所占是无主荒地,按国际惯例谁先控制就属谁,清王朝重内轻外政策导致有边无防的历史性灾难至此已难挽回。
愚昧昏聩的清廷想以封禁保存“龙兴之地”,反而导致外侵乘虚而入威胁其祖宗家园,痛定思痛才改行“移民实边”。随后50年间,山东等地的移民东北,关东大地上人口迅速增至1800万。而沙皇推动“黄色俄罗斯”计划,闯进来的几十万外籍军民却陷入汪洋大海般的中国民众聚居地,再也无法使山河易主。
吸取教训后,左营左宗棠率湘军西征收复新疆时,就向当地移民,很快出现“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的景象。虚边失地的前车之覆,终成为后车之鉴。
由此看来,秦始皇“移民实边”之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