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积石山县六张特色名片解析
积石山县六张特色名片解析

积石山县六张特色名片解析

积石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03-21

积石山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传说大禹曾在这里导河治水,鲁班曾在这里赶石造桥。“大禹治水的源头、中国彩陶王的故乡、保安族聚居的地方、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世界民歌(花儿)采录基地”成为积石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六张独特名片。

01


大禹治水的源头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说的就是位于我县大河家镇的有积石锁钥之称的积石雄关。它不仅是河州八大景之一,还是古河州二十四关之首。大禹在此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治水大业,从而积石也名扬天下,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更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02


中国“彩陶王”的故乡

“彩陶王”出土于安集乡三坪遗址,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彩陶王”,是国家一级文物。美妙绝伦的彩陶王是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代表,因此积石山县成了“彩陶王”的故乡。据已发现的石塬乡元山、安集乡三坪等遗址出土的墓葬和陶器表明,在第四纪全新时期,这里已具有发达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马厂类型、齐家、辛店文化类型,这些遗迹表明,积石山地区的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生活在黄河沿岸,开拓荒莽山野,繁衍生息,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彩陶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03


保安族聚居的地方

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的保安族就聚居于积石山县,它的主要聚居地是大河家镇梅坡、甘河滩、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和柳沟乡斜套村等地。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现有 2.2 万人左右,县境内保安族人口约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从事农业、商业、畜牧业、副业和手工业,手工业中尤以锻制保安腰刀最为突出,如今已畅销海内外,其锻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口头文学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的居住、服饰、婚俗、小吃、腰刀工艺品、民族文化等,风情别致、独具魅力。


04


生态旅游的乐园

这里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风景奇特,既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的挺拔、俊秀,又可以看到黄土高原的雄浑粗犷,还可以一览草原的风光。我县还有禹王庙、临津古渡、鲁班石等众多的历史遗迹。积石民俗村、香水坪、盖新坪、黄草坪、吊水峡瀑布、周家夹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以保安族为主的各类民俗风情别具一格。这里山清水秀,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芳草凄凄。远望达里加山,云雾缭绕,青山如黛,近观山野梯田,浓翠欲滴,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从临夏或从炳灵寺一入此境,一扫黄土高原的辽阔无边,顿觉神清气爽,如醉如痴。


05


中国花椒之乡

2004 年 12 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果实是上好的食物佐料,能强化食品风味,增进食欲,清寒祛热,减除肉品腥膻味,含有挥发油和脂肪,可蒸馏芳香油。花椒制品具有医疗作用,其油还可作机械化工原料。县内栽培花椒有 2000 多年历史,这儿的花椒以粒大、色艳、味醇、浓香而驰名。我县花椒种植面积达 27 万亩,年产花椒 2782 吨。每到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挂满累累果实,鲜艳饱满,香飘四野。


06


世界名歌(花儿)考察采录地

积石山县地处中原农耕文化 与青藏高原文化的交汇地带,地域文化丰富、独特瑰丽,极具魅力。被称为大西北的“国风”的“花儿”,是河州“花儿”的主要发源地和流行地之一。2004年8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民歌(花儿)考察采录基地”。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