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亮点聚焦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新华社、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6-18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想进入空间站核心舱?

航天员得先过这四道门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就将从神舟飞船进入核心舱内,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一共需要通过四道门。

    航天员首先要打开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的舱门来到轨道舱,此时轨道舱的前端和空间站核心舱前端圆形的节点舱之间的对接机构,形成了一个直径80厘米,长约1米左右的通道。

    航天员就是通过这个通道,最终进入到核心舱里。然而想要打开轨道舱的前舱门,航天员必须首先调整舱门两侧的气压。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高旭:我们首先要把对接通道进行复压,让它的压力与两边的飞行器舱内压力达到一个平衡,这样的话航天员就可以比较方便的打开我们轨道舱的前舱门,然后进入这个对接通道。 

    进入对接通道之后,航天员要打开节点舱的前舱门。这道门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打开的,打开它需要一把专用的“钥匙”。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高旭:我们载人飞船还上行(携带)了一把空间站的钥匙,他(航天员)拿着这把钥匙去打开空间站的舱门,它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手柄,这样的话能够减降低开门的难度。 

    此时的航天员,由于不受重力的限制,是漂浮在对接通道里,用力将“钥匙”旋转两圈半,就能够将门推开进入节点舱。

最后,他们还需要打开节点舱的后舱门,也就是“双向承压舱门”,正式进入核心舱,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


外交部:期待不久将来,

中外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

    6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天上午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点火升空,前往太空与天和号核心舱对接,开启了中国航天员常驻太空的时代,国际社会对此十分关注。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今天上午,神舟十二号向阳启航,直冲霄汉。我和大家一样,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历史时刻。

    时隔5年,神舟再出征,这是中国航天员第7次叩响浩瀚宇宙的大门,也是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等三位航天员,作为即将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将在轨驻留三个月,开展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实验等一系列操作。


    赵立坚说,自2003年首次实施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以来,18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航天员们飞天逐梦的勇敢与执着,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赵立坚表示,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始终按照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有关国家广泛开展载人航天合作与交流。进入到空间站阶段,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使中国空间站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外航天员能够一起遨游天宫。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