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甘肃康乐 2023-11-07
深秋的康乐,满山红叶似彩霞,红叶映衬着乡村的白墙红瓦,俨然一幅田园山水画。
11月4日,康乐县组织全体在家县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观摩活动。观摩团一行利用一天时间,先后到康丰乡段家坪村,苏集镇苏集村、高楼子村、马寨村,胭脂镇西坡村,草滩乡达洼河村,莲麓镇河口村、低寺坪村,虎关乡吴坪村,流川乡苏家村、二甲村,通过听取汇报、现场点评、相互交流等方式开展观摩交流。
观摩团成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议,在观摩中找差距、学经验、促提升,在交流中理思路、鼓干劲、谋发展。
观摩团走进康丰乡段家坪村,只见新铺设的村道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绿化美观大方,建筑工人正在修建道路边沟,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
“以前村里的硬化路破旧,水渠也没修,一下雨污水横流,我们出行很不方便。经过今年的改造,村道修成了沥青路,还新修建了边沟、水渠、污水管网,感觉出行很方便,村庄环境也一下子变得整洁漂亮了。”谈起今年村里的变化,段家坪村村民杨亚梅高兴的说。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康乐县各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结合村情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分类推动村庄改造建设,不断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风貌水平,解决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通过塑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段家坪村示范村建设结合村庄规划,主要以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为主题,确立了‘四路三管两点’提升的建设思路,项目建成以后,将极大的改善我村人居环境和村庄面貌。”康丰乡党委书记宋爱伟介绍道。
溪水清澈碧绿潺潺流淌,崭新的沥青村道干净整洁,村里白墙红瓦的庭院鳞次栉比;文化休闲广场上,孩童们正尽情嬉笑玩闹,村民们三三两两坐在一旁聊天……走进草滩乡达洼河村,一幅幅美丽村景图不时映入眼帘。
达洼河村2023年列入县级示范村建设以来,对照示范村建设三大类23项指标要求,结合村情实际,从沙化损毁路面铺油、水渠、边沟修建、河堤水系治理、群众房前屋后安装花园围栏、风貌改造、污水管网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造提升,村庄风貌得到彻底改善,让乡村焕发新颜。
草滩乡达洼河村村民赵宏发说:“通过今年示范村建设项目,我们村从一个普通村变为一个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我们的农路全部铺上了柏油路,家家户户做上了污水渠,对于我们村上的群众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特别的高兴、特别的满足。”
在达洼河村和美乡村建设中,全村村民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齐动手建设美丽家园。草滩乡党委书记马明虎激动地说:“群众都纷纷自愿投劳,共同建设美丽家园,部分群众还主动让出土地,用于修建村道和绿化美化用地,村民热情高涨地参与建设家园的行动成为达洼河村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要让群众增收有门路、收入有保障。苏集镇马寨村创新方式方法,根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精神,由马寨村提供经营场所,丰台等村入股,多村合力经营农家乐,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我们农家乐是几个村合力开办的,雇佣的员工也是这几个村的村民,采购的原材料也是附近群众生产的农产品,所以菜品味道正宗,价格亲民。村庄环境面貌越来越好,来我们农家乐吃饭休闲的顾客也越来越多。”马寨村古泉人家负责人马国会说。
走进莲麓镇河口村,只见乡村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小院整齐排列,生态庭院环境优美,颇具特色的文化墙点缀着整个村庄,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实现了一村一品、一社一景,切实擦亮了和美乡村生态底色。
河口村立足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穿村而过,地处海甸峡库区的区位优势,文旅融合发展,让群众端稳了“旅游饭”。
“河口村和美乡村建设主要围绕人居环境提升、绿色生态宜居、乡村旅游发展三个点铺开。通过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就近务工增收,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依山傍水’的资源禀赋,依托民俗文化旅游扶贫项目,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创建了河口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先后配套建成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观景栈道、七彩长廊等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旅游附属产业培育,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康乐县莲麓镇党委书记赵树军说。
如今的河口村,开设农家乐4家、民宿1家、奇石馆2家、小木屋售卖店9家、水上游乐园1处,形成了以观光旅游、餐饮住宿、水上娱乐、农特产品展销为一体乡村旅游产业“小集群”,走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带动群众增收初见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个村依托各自优势,打造了不同的富民产业,既有美食、文旅产业,还有种养植业、加工业等,为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观摩组成员苏建宇说。
建设和美乡村,既要建设好“面子”,还要注重“里子”,让乡村建设有“形”更有“魂”。苏集镇在实施乡村建设示范村行动中立足村情实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格局,让乡村文化基础更实、形式更丰富,实现了示范村“颜值”“品质”和“内涵”的有效提升,让乡村建设有“形”更有“魂”。
“今年我们苏集镇有三个村被列为示范村,我们根据每一个村的特色优势,一村一品确立建设主题,差异化打造示范村。在马寨村我们挖掘整理红色元素,确立了‘红色马寨’建设主题;在高楼子村我们突出该村的文化底蕴,确立‘文化高楼’建设主题;在苏集村,我们突出该村商贸优势,确立了‘商贸苏集’建设主题,目前每一个村的建设任务均完成90%以上,后续的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康乐县苏集镇党委书记马西尧说。
胭脂镇西坡村,虎关乡吴坪村,流川乡苏家村、二甲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在加强物质文明富足的同时,注重在精神文明的富有上下功夫,将民族团结、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移风易俗文化融入村庄产业规划之中,打造文化墙、修建宣传标语,创新乡村文化治理机制,激发乡村文化创造活力,将文化力量转化为推进乡村治理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社会风尚、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实地观摩找差距,互学互鉴促提升。康乐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充分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找差距、挖潜力、鼓干劲。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建设和美乡村具体措施的强大动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和美乡村建设原则,紧盯村庄建设规划,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着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兴业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