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积石山 2024-07-25
微光童行 心灵赋能|兰州城市学院学子赴积石山县开展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志愿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切实减轻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和社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压力,7月18日至21日,兰州城市学院“卸下‘心灵包袱’——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实践团奔赴甘肃省积石山县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由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李晓梅老师带队,学生俞瑞锡、马青琴、杨丽、张英明、扎西旺久为成员。实践团一行先后来到积石山县居集社劳动村和陶家村,开展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活动。本次活动是继陇南行之后的系列活动,得到积石山县团委和兰州城市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
此次活动以“微光'童'行,积石山行”为主题,通过“个性名片”、“自信能量罐”、“绘画接龙”、“共绘自信树”四个活动开展了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以健康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学会自爱、自尊、自信。通过这些活动展现了孩子们的独特魅力和风采,并且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欣赏和赞美他人,共同绘制出一棵充满正能量的自信树。同时也让孩子们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声,与内心的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学会了自我鼓励和自我激励。
通过这些活动展现了孩子们的独特魅力和风采,让孩子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欣赏和赞美他人,共同绘制出一棵充满正能量的自信树。让孩子们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心声,与内心的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儿童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自我认知。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名片,不仅锻炼了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到自己是独特的、被认可的,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在“共绘自信树”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用颜料印上自己的手印,象征着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手印上写下积极的话语,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有助于提升自信心。活动让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增强了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
通过“绘画接龙”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才能。活动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看着自己的画作在他人手中继续延伸孩子们会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创意的无穷。
这些精心设计的心理团体活动在促进儿童个人成长、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促进师生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积极的成长环境。留守儿童的成长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关注和支持,导致留守儿童会出现胆怯自卑等情绪,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通过开展多彩假期多种心理团辅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提升留守儿童的协作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花朵一样绽放。
青春下乡,关爱心灵。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让兰州城市学院青年学子受益匪浅。通过亲自设计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活动,他们不仅深刻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深入社会观察实际。学子们纷纷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此项活动,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体现新时代城院学子的青春担当。(俞瑞锡 李晓梅)
下一篇:勇立潮头逐浪行